首页 >> 兰若蝉声 >> 兰若蝉声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 佣兵的战争 铁血东北王 三国第一猛将 国家意志 大唐:我挑明了,我是长乐公主 让法兰西再次伟大 晚明 东汉末年枭雄志 空军:从鹰隼大队开始签到 明末超级土豪 
兰若蝉声 扫叶僧 -  兰若蝉声全文阅读 -  兰若蝉声txt下载 -  兰若蝉声最新章节

第十五章 庭深廊曲报德寺 源远流长华夏觚(3/4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“大有不同?

尧眉八彩,

舜目重瞳,

孙仲谋碧眼紫髯。

狐姬生重耳,

渠戎乱秦纲,

秦晋之人多长大,又如何解释?”

“这……”

那公子说得兴起,一抖鹤氅,换过一张纸,又捉起笔,在纸上狠狠画了一横,

“无论现在世上人类千颜百态,上古之古总有一个元始。”

然后他又在旁边画了两横,

“在历史有蛛丝马迹可寻之时,世上只有两个部落。

一出高枷索,即古胡天‘马自达’,

一出昆仑墟,即长生天‘滕格里’,

二部以不周为界。

所以在上古神话当中,有的说不周在西北,有的说不周在东南。

然而不周既是是葱岭,它一直在那里。”

那狼毫斗转,又划出三道,

“昆仑之墟,燧人氏祖庭,在昆仑不周之间,是我华夏的起点。

那里逐渐形成三个大族。

一曰昆仑,昆仑曰天,是为天皇,昆仑有一十二部,以伏羲为长。

二曰拓跋,拓跋曰地,是为地皇,拓跋有一十二部,以女娲为长。

三曰崆峒,崆峒曰人,是为人皇,崆峒有一十二部,本以神农为长。

后有黄帝,一统崆峒十二部,人皇之势,冠绝三皇,故尊为泰皇。”

(笔者案,本节信息量大,喷点多。笔者自知将黑。不过之后尽量在黑板上敲回来,如果有圆不回来的,大家再往死里喷,君子协定,可好?)

鹤氅公子三字写罢,笔并没有停,又大大地写下“九州”二字,

“道友可知何为九州?”

庆云这时终于有机会插上话了,这节他当然知道,

“哦,九州。夏帝禹分华夏为九州而治,取其贡赋,曰青、豫、徐、扬、荆、梁、雍、冀、兖,是为九州。”

那鹤氅公子摇了摇头,叹道,

“道友所说不过是禹贡九州,当年禹王仿昆仑九州之制的格局。

然而整个禹贡九州,之不过是古昆仑九州的一个州。”

庆云听罢大奇,可是他没听说过什么昆仑九州,此时无法反驳啊,那还不如做个乖学生,就听吧。

于是便向鹤氅公子投以渴望的目光,并不打断。

“《河图》曰:‘天有九部八纪,地有九州八柱。’

东南神州曰晨土,

正南昂州曰深土,

西南戎州曰滔土,

正西弇州曰开土,

正中冀州曰白土,

西北柱州曰肥土,

北方玄州曰成土,

东北咸州曰隐土,

正东扬州曰信土。

这一节,邹子曾经引入阴阳正说,还补充了九州之外裨海环之的说法。

在中原史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中也有所引用。

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禹贡九州,中原所谓赤县神州之地,不过昆仑所记一州而已。”

纸上墨香一凝,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”八字一气呵成,口中也没有丝毫停顿,

“所谓三坟,乃是昆仑,拓跋,崆峒三部的上古史。

所谓坟,是因为这些历史均是山中岩画。

其中最出名的是昆仑坟,天皇伏羲氏岩画的部分拓片,又称《河图》。

昆仑九州以昆仑为中心,本源自是出于伏羲部落。

这五典,乃是五帝时期的卜文史集,都是一些骨片龟甲,分别藏于河西兰台,云梦太卜,东海琅琊,伊水之甸,塞北觚竹。

八索,是昆仑燧皇祖庭记录周围八州大事的绳结。

八索的顶端系在高处,向八方张开。

现在这样的索阵,已经成了挂经祈福的传统。

而真正由文字撰写的历史,自九丘而始。

中原神州上古史便是赫赫有名的《尚书》。

其书原书被秦始皇所毁,归根究底是因嬴姓部落出河西扬州朱圉之地,所尊的正史,是扬史《元龟》。

扬州通阳州,意指东方日升之州,上古九州之分本无文字,唯传音而已。

由昆仑出阳关河套之地,即古扬州。

传言《尚书》古今有两版,实是与《元龟》相混之谬。

此外诸如弇史《火经》,戎史《蜚驮》,以及冀州昆仑官史《连山》亦在诸邦留有抄本。

而昂史《朵堆》,柱史《玄鳦》,玄史《金策》,而今尽存其名,鲜觅真迹。

自《尚书》被毁,上古史在中原的流传便已有限。

好在东北鲜(咸)州,大鲜卑之地,还留有自己的上古史《颛蒙》。

这就是我可以在此侃侃而谈的缘由了。”

庆云见那公子所云自有法度,昆仑九州说在《后汉书》中也有提及,而三坟五典八索九丘,在各种上古经典里也都言之凿凿,只是难觅详细的诠释。

此时他在脑海中略做思忖印证,便已信了大半,

“这么说,拓跋氏出自三皇之一?”

“哎,不能这么说。

昆仑,崆峒皆是姓氏,但他们可不敢妄称什么天皇,泰皇。”

鹤氅公子又换了张纸,在上面写了“元,袁,原,源”四个字,

“其实从语言向文字化转变的过程中,就像树由树干生出枝叶,虽然同源,但终究大相径庭。

拓跋,只是中原的音译,其实秃发,托拔,吐蕃,这些部落名称原本都是相同的。

他们的本意就是土地,元始。

所以我们拓跋部改姓元,只不过是换了对应的说法而已。

上古拓跋族人最先入关的称袁氏,在鲜卑族庭的秃发部今日被封为原氏,还有一些相关亲族被封为源氏的,都是有据可查。

相反,中原人其实也有对应的鲜卑语姓氏,比如李氏,在我们的语言里唤作大野氏。

我们族人之所以以拓跋为氏,只是一直以来传承了对后土的敬意而已。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喜欢兰若蝉声请大家收藏:(m.miaoshuyuanxs.com)兰若蝉声妙书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诡秘之主 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 开局失业,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 大禁区:东非大裂谷 傲娇校花爱上我 狗带吧青春 窃天 完美世界 红楼之挽天倾 签约AC米兰后,我开摆了 凡人修仙传 战锤:开局就是灭世危机 国家意志 佣兵的战争 诡秘之主